本所视点
政法联“网上律师事务所”为您提供一对一的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本所视点
NEWS
资讯分类
浅谈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及法律保障
- 发布时间:2012-12-21 10:00
- 访问量:
浅谈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及法律保障
- 发布时间:2012-12-21 10:00
- 访问量:
浙江政法联律师事务所 汤理迪
中小企业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和活力之源,特别是浙江省,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在提供就业、国民产值和经济增长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波及下,规模小、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不单单面临国内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压力,在国际贸易和海外投资中更承受着各种考验,比如自身资源、营销手段、知识产权保护、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的贸易壁垒……如小舟一般的中小企业如何在国际市场的惊涛骇浪里避险求存,甚至如鱼得水呢?笔者试从现有政策、法律、法规和省内对外贸易和投资情况来谈谈省内中小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及法律保障。
一、对省内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落实法律保障的必要性和意义。
浙江省是国内民营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比较早,企业数量相对较多的省份之一。 《200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在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者中,中央企业及单位仅占5.6%,各省市的投资者占了94.4%。其中,浙江省的境内投资者数量全国第一,占22%。据杭州海关统计,2010年前2个月浙江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353亿美元,外贸总量居全国第5位,出口值居广东、江苏之后列全国第三位 ;其中,浙江省民营企业出口146.6亿美元,同比增长59.8%,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4.7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总值的58.2%。
以上数据表明,在开拓国际市场过程中,浙江省的中小企业家们是全国企业的先行者和领头羊。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中小企业必须权衡利弊得失,结合企业的自身特征和发展战略,细致分析和认真评估东道国、国际国内的法律环境,从而积极而谨慎地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和出口贸易方式。
二、中小企业于国际市场立足、发展的根本是资源,包括资产和劳动力,不少中小企业受自身资源条件的限制,在从事海外投资和出口贸易方面,有相当的局限。尽可能地依据现有国内法律、法规以及政策风向标争取资源和提高劳动力素质是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前提条件。
1、在政府资金支持方面,《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试行)办法》(财企〔2000〕467号)及其实施细则为中小企业进军国际市场保驾护航。
根据该办法及实施细则,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或者10家(包括10家)的企业组成项目组织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国际市场战略需要,可于每年7月1日至7月31日,在以下几个方面向中小企业办公室或地方外经贸部门提出下一年度项目资金计划申请:举办或参加境外展览会;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软件出口企业和各类产品的认证;国际市场宣传推介;开拓新兴市场;组织培训与研讨会;境外投(议)标等方面。我省的中小企业最高可以获得所需资金的50%支持比例。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创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相对大企业较差的问题上,提出了诸多指导方针。
这些指导方针包括:鼓励银行加大信贷支持,开展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导向绩效评估,引导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中小企业信贷投放;支持地方金融服务创新,支持小额信贷公司提高融资服务能力,探索完善抵、质押方式,缓解中小企业贷款压力;努力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上市融资和扩大融资等等。而对于有出口需要的中小企业来说,开拓融资性保险服务,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出口信用保险,推进保险单项下融资、买方资信调查等服务。在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上,国家不仅要落实出口退税,加大优惠出口信贷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并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到境外开展并购等投资业务,收购技术和品牌,带动产品和服务出口。这些政府的指导方针和政策均是有利的风向标。
3、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在为中小企业的创业创新发展进一步优化金融司法环境。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为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指导意见》(下称省高院指导意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司法创新”:对金融创新行为通过司法裁判确认其法律效力,通过调解和解方式争取合理延期还贷的时间;非公开、特定对象范围的筹集资金不作非法集资,企业资金之间的临时调剂也可不作无效合同处理。
4、 在劳资关系的司法层面,省高院指导意见就平衡中小企业和劳动者利益关系方面加大了考量:包括保护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正常运营,促进中小企业进一补规范劳动用工等等。
5、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考虑到经营成本,在企业内部长年配备法律专业人才,显然力不从心。根据中央和省政府的方针政策,强化中小企业社会化、公益性服务过程中,中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各行业协会可联络法律职业人员,对中小企业员工开展义务普法活动和典型案例介绍,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国际条约、双边协定以及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教育宣传,以防范法律风险。
中小企业唯有手中握有可运作的资本和高素质的劳动力,才可在国际市场的海洋中扬帆前进,除了以上提到的“开源”,中小企业也可密切关注“节流”的法律、法规、政策。进一步说,如船只在大海中顺利地航行,燃料虽必不可少,也需配备运作良好的机器设备。企业组织、运行的机制就如同发动和传动装置,体现了企业运用资源的能力。
三、我省中小企业多为民营家族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过程中普遍因经营决策、内部管理等自身原因遭遇困难。依“外部法”大胆准确地找到国际市场的切入点,及时应对法律危机,加强企业管理制度这个“内部法”,都是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必要手段。
1、古人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分析国际市场营销的法律环境,及时了解威胁,把握市场机会,是任何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要素之一。尤其对于经营风险相对大的中小企业更显重要。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消费呈现个性化和多元化。国外大企业在追求规模经济效益时,对小批量、多品种产品不愿顾及或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涉足,相对留下了一些市场空隙,这就为中小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提供了基本条件。但是,中小企业出口的多为质量不高,价格低的产品,招致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政府对中国出口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和贸易壁垒,如温州打火机行业在欧盟、美国、日本市场频繁受挫。国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缺乏国际贸易法规与国际贸易惯例方面的专门知识和经验。在国际商务合同的签订及履行中,不懂得如何利用贸易规则和国际惯例,如何选择和使用国际结算方式,出现纠纷后如何合理保障自身的权利,如何正确选择纠纷的解决渠道等,其结果经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个从事国际经营的中小企业,需要对东道国的商务法律、贸易政策、政府干预措施、双边条约,国际公约、甚至人文、社会惯例等各个方面,借助有关法律等商务咨询专业人士的力量,进行细致入微的全面了解。然后制定本企业的对策,迅速做出反应。
2、大多中小企业企业管理体制不合理,都是家族式的民营管理模式,缺少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市场运行机制效率低能。提高企业管理素质和经营水平也是中小企业挺进国际市场的当务之急:其一、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可根据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的倡导组织各类专业人士对中小企业开展管理咨询活动;其二,在司法过程中,省内各级人民法院可根据省高院的指导意见,通过司法的适度介入,推进中小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创新。
四、知识产权体现了企业的集体智慧,是中小企业在国际发展的致胜法宝,目前部分中小企业对保护知识产权还不是很重视,因此而遭受损失是屡见不鲜。
在对外贸易和投资中,保护中小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防范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法律风险根据现行知识产权法、《合同法》等,实际操作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员工签订保守商业秘密协议,明确保密的具体内容、履行协议的期限以及支付保密对价。
2、承接境外来料加工、来样加工、定牌生产等业务,加工产品及其包装、宣传品等涉及知识产权的,应当要求委托方提供其为知识产权合法权利人或被许可实施人的有效证明,并可在委托加工合同中约定:该加工产品及其包装、宣传品等若发生被第三方指控知识产权侵权或在进出境时因涉嫌知识产侵权被海关扣押,应当由委托方承担法律责任,并承担受托方相应的经济损失。
3、外贸出口代理企业开展出口代理业务涉及知识产权的,应当与供货单位签订知识产权协议,共同采取措施,以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4、签订专利技术许可合同时,应当:明确专利许可的性质;明确专利实施的内容和地域范围;注意专利的有效期限。
5、中小企业在签订商标许可合同前,应检索该商标所附商品(服务),与所销售(使用)的国家(地区)的相关法律及第三方的在先权利是否相冲突。
6、中小企业出口货物、服务、技术,应当查明是否在进口国(地区)构成知识产权侵权。
综上,中小企业应当全方位利用东道国、国际、国内政策法律法规,在占用资源、提高经营决策和管理等各个方面为自己在开拓国际经济领域中顺利起步、求存避险、取得经济利益提供法律保障。
上一个:
牛太升:让社会主义法制更成熟
下一个:
民间融资法律规制的反思与进步 牛太升
上一个:
牛太升:让社会主义法制更成熟
下一个:
民间融资法律规制的反思与进步 牛太升
底部信息
发布时间:2019-11-22 00:00:00
地址: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金华南路355号远洋国际中心C座6层
电话:0571-85126188
邮箱:djc@zfllawyers.com
Copyright © 2019 浙江政法联律师事务所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杭州 浙ICP备18038293号
电话:0571-85126188
邮箱:djc@zfllawyers.com
Copyright © 2019 浙江政法联律师事务所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杭州 浙ICP备18038293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